3月22日晚间,香港知名演员廖启智,才被报道因患上胃癌停工住院,3月28日晚,却已不幸离世。
原因就在于,胃癌早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舒服:
想要早期发现胃癌,不是靠症状,因为:
所以,不要有任何的胃不舒服,就想到是胃癌,也不要因为没有不舒服就不去做胃镜。
要做的是,看看自己有没有高危因素!
1、幽门螺杆菌:它和胃癌的关系比较明确;
2、年龄:超过40岁后,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3、饮食问题:熏煎烤炸食物、不吃早饭、吃得快、吃得咸、吃剩饭剩菜、吃得不规律、抽烟喝酒等;
4、胃癌家族史:部分胃癌有家族遗传性;
5、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切除后、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但它们都是良性的,不是癌!
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自己已然被胃癌盯上了!
先来简单认识一下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
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
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
此外,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幽门螺杆菌人群的4倍。但这并不代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患上胃癌。
首先,幽门螺杆菌的种株很多,患者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强、致癌机会较高的该菌种株,才有可能患胃癌。
其次,胃癌的发生往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其演化进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内的患者体内的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会协同作用于上述各阶段。
也就是说,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其中一个致病因素。
而且还有一个事实,幽门螺杆菌其实并不能直接导致癌变,它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帮凶。它分泌的一些毒性物质,如氨和磷脂酶等可以破坏胃黏膜,使各种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上皮细胞。打个比方,它本身不是老虎,只是起了“为虎作伥”的作用。
综上,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说到这,那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它只是说明土质变差了,容易长一些不好的东西。
1、定期复查胃镜
2、杀幽门螺杆菌
科学家们发现,即使你已经有了肠化或者异型增生,根除这个菌也可以起到防癌作用。
3、生活方面
Copyright © 2020-2025 陕西佰草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佰草通源品牌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0599号-4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541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