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加州大学生物学家夏皮拉博士发文指出,动物及肠道菌群相互适应,共同进化,以应对环境挑战。动物与其体内外的微生物共生共栖是普遍存在的。
加州大学生物学家夏皮拉博士
据估计人类肠道菌群由1000种细菌组成,大约有100万亿细菌个体,它们时刻影响着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免疫,甚至行为,决定宿主的健康。为此,夏皮拉博士引用全息基因组(Hologenome)的概念,即通过人的基因组信息及其共生菌群的基因组信息,来寻找人菌共进化的意义。
他举了两个低等生物的例子
蚜虫取食植物汁液,但里面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含量很低。蚜虫肠道细菌-布赫纳氏菌,以蚜虫为避护所,同时为蚜虫制造必要的氨基酸,两者形成了互相依赖共生关系并一代一代遗传下来。
乌贼与其共生菌讲述另一个有趣故事。乌贼的腹部有个发光器官,其实它是共生发光弧菌组成的,在夜间产生光,反照鱿鱼的剪影,从而避过捕食者。新孵出的鱿鱼,缺少这种细菌,就被大量捕食了,可见共生关系对乌贼的重要性。
共生菌群对高等动物,
特别是人,同样重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健康长寿,拟或生病(自闭症、过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肠癌、精神疾病等等)都与肠道菌群的失调有紧密联系。
菌群与宿主的关系
夏皮拉博士表示,人体内有一个核心菌群,还有一个可变菌群。核心菌群是从祖先那里经过一代一代地适应、选择而传递下来的,它们的改变可能直接影响宿主健康甚至生存。而可变菌群可以与环境交换,对宿主行为有一定作用,但不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益生菌都属于人的核心菌群,这就是广东益可维提出“做更适合中国人的益生菌”,专注于开发中国人特有的优质益生菌的初心所在。
Copyright © 2020-2025 陕西佰草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佰草通源品牌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0599号-4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541号 XML地图